•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远去的飞鹰

远去的飞鹰

主演:朱亚文,郭伊娜,姚笛,高峰,刘劲,贾延鹏,罗晋,邬君梅,赵玲琪,郭秋成,魏冠男,唐北平,叶鹏,刘彦卿,谈天,杨树田,王玺文,王乙琨,袁菲,伊琳,程桂兰,李艺,林志豪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远去的飞鹰》剧照

《远去的飞鹰》剧情介绍

远去的飞鹰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航空兵高志航(朱亚文 饰)因执行张学良(刘劲 饰)派给的任务,意外邂逅俄罗斯美女葛莉儿(郭伊娜 饰),俩人一见钟情。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陷入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命令中不能自拨,而高志航也因空军不能有外籍配偶与葛莉儿离婚,离婚后的葛莉儿带着孕身来到高的老家吉林通化,从此音讯全无。此时的高志航参加了淞沪会战,中国空军重创日军,高志航也因作战勇敢被奉为民族英雄。之后,高志航奉命去苏联境内接收一批新飞机回国,不料途中被日寇偷袭,高志航拖着受伤的战鹰与敌人在空中撕杀,最终以身殉国。高志航牺牲后,国共两党领导人对其作出了极高评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婚词离曲情迷画色难哄夜间屠杀信条乔瓦尼之岛食戟之灵神之皿青鸟最后的佣兵青春期猪头少年不做怀梦少女的梦不惧风暴高斯奥特曼余罪第一季大上海夜枭力拔山兮的老婆大人别那么骄傲弱鸡三兄弟甲贺忍法帖遗失与美好双面女杀手甜蜜杀机牧羊女与七首歌肖劲光大将买凶拍人黄金时刻〜服部金太郎故事〜我在等,风也在等不死警官时尚风云70年代勇敢者的游戏2:太空飞行棋超时空传输

《远去的飞鹰》长篇影评

 1 ) 兼具诙谐与感动,原来背后,大人物和小人物都有那么多故事

这部电视充满了东北人的调侃,大人物大事件都能被老百姓说成扯犊子,小小的一场群架却能被乡下的老娘吹上了天,果真是真实地可爱呀。

我很喜欢这部电视剧。

前半部高志航和葛丽儿的爱情,浪漫又感动。

真爱究竟是什么,是死心塌地的低首,绝对的唯命是从,不顾自己,不顾一切,无言不听,无言不信,把整个心、肝、灵都交由你去主宰、你是我灵魂的最后之梦。

有关张学良、宋美龄的情节,也很让人感动。

这是一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电视,故事的主人公从头至尾都是一位国民党人,一心报国的人。

重心不再是国共之间的掐架,其中有一句话很让人感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2 ) 七生未尽祈战死,化作忠魂长护国。碧血长空,中华脊梁!

“在人类征战的历史中,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 亏欠这么深的恩情 。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大都含着金汤匙出生,他们的父母长辈非富即贵。

在那个民族危亡、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本可以依靠自己非富即贵的父母长辈的恩荫在远离危险和战火的大后方安安稳稳地生活,但他们没有。

他们选择了航空救国这条人生道路。

对他们来说,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

他们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遁逃。

七生未尽祈战死,化作忠魂长护国。

碧血长空,中华脊梁!

中国无被俘空军!

 3 ) 中国空军没有俘虏

这类型的剧好像很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么老的剧虽然高志航的感情有点扯和拖拉,但是好看的地方是他的事业线,开飞机的戏份真的好看,还有后面吴海文的戏份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了,海文故事以那样的剧情开头有点不能接受,但是可以理解,而且是真人故事改编的,一个血气方刚还没有碰过女人的男孩,马上就要上战场而且可能为国捐躯,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

海文骨子里是善良的,他对在河边遇到的那个女孩算是一见钟情了吧,黎波还是那种青涩的感觉,一个未经世事女孩子要的就是这样感觉,海文是越往后看越觉得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特别是最后被鬼子包围他看到同伴为了救他一接一个的牺牲,他义无反顾的说了一句,中国空军没有俘虏!

自杀了!

 4 ) 一点看法

记得很久之前看的这部剧。

首先被吸引是因为朱亚文,其次作为一个军迷,国内关于空军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这群英雄好像快要被人遗忘了。

其次,就是高志航作为中国空军“军神”其一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当然结局也是令人叹惋,欲架机迎敌却遗憾殉国,蒋介石也不得不感叹:宁失百机,勿失高志航。

我觉得剧情上还是很吸引人的,高志航的飞行史、情感史、抗战史三线并进,虽然在情感线上葛莉儿的处理不是很让人满意,但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国军空军内部也出过一样的规定。

我觉得高志航之女高丽良在《我的父亲高志航》中的描述还是很到位的:没有葛莉儿的离开,就没有后面的高志航。

同时他和叶蓉然的感情线也大致和历史相似,还算是比较客观地还原了高志航的经历的。

再说说我个人认为不足的地方。

作为一个军迷,我还是觉得艺术的改编也要基于历史的逻辑,大修大改反而是对那段历史的不尊重。

首先就是高志航的性格。

历史上高志航性格严肃刚正,不苟言笑,在笕桥航校任教官和担任四大队大队长时,都是以治军严厉而闻名,令人肃然起敬。

而剧中的高志航反而有点痞,看上去有点叛逆和随意,包括一系列的抗命行为,这就和人物的真实性格出入过大。

但我想导演也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人物的艺术加工,这一点见仁见智吧。

我觉得高希希导演的《血战长空》里的高云天(原型也是高志航)在人物形象上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的。

还有一个我觉得不太好的加工就是高志航率领四大队突袭关东军司令部并取得大捷。

我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历史上没这段啊,抗战初期真有这么大的一场胜利抗战还会这么艰难、中国空军损失惨重?

那可是关东军司令部啊,这样的胜利太大的,编剧直接编出这一段塞进剧情就显得过于生硬,高志航的一生已经足够传奇了,这种方式的无中生有反而是对历史的过分篡改。

最后就是服化道和导演的军事知识的问题。

道具和特效我只能说受限于国内的经费和技术。

但一些基础的军事只是还是要注意的。

比如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剧中1937年就出现的司登冲锋枪,还被说成是德式装备确实会被一些专业军迷诟病(司登冲锋枪是1941年才研制和复议的,而且是英国造的冲锋枪,所以这里相当于犯了两个错误),我觉得严谨度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5 ) 写给自己,写给高志航

我是来看高志航的,最早知道他的事迹是在2011年,那时候没有关于他的电视剧,网络搜索关于他的内容也少之又少,如今很开心有了这些反映当年空战的电视剧和纪录片。

说点对这部剧的感受吧,高志航是幸运的,他有像李桂东(历史原型李桂丹)、许争这样为他着想的朋友。

他也是不幸的,只能为一个腐败的政府服务,被权力所束缚。

每每看这部剧时,心会痛,仿佛他就在我身边,感同身受。

是的,朱亚文把他演活了,在我心里甚至有种错觉,高志航就是朱亚文,朱亚文就是高志航。

愿他来世生逢和平,自由自在的开着飞机翱翔于天际,没有战争,只有爱。

 6 ) 超级好的一部电视剧,我已经看了好几遍

毛邦初这个王八蛋,看的我都想骂他,许争死了我觉得很可惜,大老刘和那个女的,到底没在一块。

还有志航他妈的东北话,实在是太标准了,还有不少老话。

导演和制片啥的,肯定是精心研究过的 。

 7 ) 远去的飞鹰-高志航和葛莉儿的爱情

我接受不了高志航对葛莉儿的态度。

跟他离婚时葛莉儿说的:你离开我们去南京是为了打日本人的,可是你在南京五年干了什么打内战啊?

为了开飞机打内战进行飞行表演而和葛莉儿离婚。

他热爱的是国家更多的是飞机。

并且离婚后又马上和叶在一起了。

他忘记了曾经的誓言和陪伴。

他忘记了是葛莉儿给了他能再一次飞上天的机会。

他忘记了他们曾走过的艰难而又甜蜜的岁月。

他为了他热爱的飞机和军人身份背弃了葛莉儿。

看到他俩离婚我很失望,但是我还是看了大结局,他殉国了在他热爱的飞机上,他没能看见祖国建立和强大,也没有陪伴曾经的爱人走完一生!

但是也还是想说他们爱过的岁月感动着我,而葛莉儿爱着的也是那个热爱飞机的高志航。

 8 ) 剧情有点假

我也觉得有点假,演的太制式了,还有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高志航把自己的妻子丢弃了,多么好的女人啊,好可怜啊,还说爱人家呢,说丢就丢了,还和别人暗生情愫,算什么英雄啊!!!

 9 ) 半部好剧也值得被狠狠赞美

自从在《闯关东》里get到朱亚文的颜之后,这么多年他仿佛消失了。

然后不知怎的,发现了这部《远去的飞鹰》。

地道东北话+军装帅哥,磕上就停不下来。

1、朱亚文这部剧绝对是朱亚文的颜值巅峰,且高志航是他最具魅力的一个角色。

他实在是太适合穿军装,一丝不苟的挺拔、刚毅线条的侧脸,墨镜加持,帅到无以复加。

这才是行走的荷尔蒙啊。

他的语言天赋很好,东北话说的刚刚好,不膈应人,不俗气,正经时低音的朗诵,调侃时一点点东北口音,迷人。

2、与葛莉儿的爱情高志航与葛莉儿的爱情部分拍的细腻而柔美,非常浪漫。

亲吻、指尖触碰,他抚摸她的头发,都那么自然。

他们用雨果的诗互诉衷肠,不但不矫情,反而恰如其分。

一个会念雨果的东北老爷们,一个会说瘪犊子的俄罗斯贵族。

怎么这么配啊。

这个剧的情感部分表达远好于战争部分,志航爸妈、许争、大老刘都鲜活的像站在东北地头。

葛莉儿尤其可爱,高贵、慷慨、俏皮。

姚笛就让人不得不烦,永远睁着一双大眼,仿佛受了惊吓。

还好编剧并非设置高志航对她有过深的感情,因为她和朱亚文实在是半点火花也没有。

与叶荣然的感情,基于年代和人物背景,可以理解。

儿女情长不是主旋律。

高志航“渣”的观感编剧应该来背锅。

对于葛莉儿的离开没有理由充分的交代,对于二人的过渡部分也没有自然的铺垫。

但显然能看出高对叶的感情很理性,朱亚文的表演也注意了诸多细节,他在见到叶的时候从来没有激动过,与见葛莉儿全然不同。

3、高志航的事业羡慕一个人有明确的人生追求并且毕生为之奋斗。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样的生命,真是不虚此行。

4、东北话给剧中东北话加一星,地道、够味!

特别赞美李春英同学,简直跟我姥一模一样!

 10 ) 飞鹰

第二次看发现这部剧里对所人物的塑造都挺成功,其他的主角,次主角都不说了,只要是有名字的角色都各俱特色,很能代表当时环境下的形形色色,特别是九一八后的国民党官兵。

老刘,女记者,周至柔和毛邦初,沈以琴他哥甚至他口中的爹,"九一八"晚上那旅长,任逍遥等等。

因为篇幅不长,所以情节紧凑,台词简练,本剧台词很经典,展现人物性格的同时,灰谐,感人。

并且剧中通过这些角色把当时上中下各阶层人士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表达了出来。

从底层和侧面反映了国民党的失败和共产党的成功。

《远去的飞鹰》短评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5分钟前
  • 宅小歪
  • 推荐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7分钟前
  • 啤酒六日一
  • 还行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11分钟前
  • s.o.e.
  • 还行

慢节奏

12分钟前
  • 参宿七
  • 推荐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16分钟前
  • 睡个好觉
  • 还行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20分钟前
  • 荆棘海
  • 还行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23分钟前
  • 是一土啊
  • 推荐

3.5

24分钟前
  • 橘子饼
  • 还行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25分钟前
  • 舞子
  • 推荐

比较闷一些,主要是人物的情感转变略显突兀,意识流类。运镜很美,环境契合了整片的基调

30分钟前
  • 暗影翔
  • 还行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33分钟前
  • sradicare
  • 推荐

开头的两个旋转镜头就给我干晕了。中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背景音,我想到导师说我的论文:要用白话文把专业术语说清楚,让即使不做这个方向的人也可以看懂你写的论文。(´-ω-`)最后,我真的害怕看文艺片,漫长的铺垫,短暂的高潮。

34分钟前
  • Antonian
  • 还行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38分钟前
  • 雷阵雨Tz
  • 还行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42分钟前
  • 发声障碍
  • 推荐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43分钟前
  • 茜色如烧
  • 还行

3.5

48分钟前
  • 苦怪狗也
  • 推荐

摄影机运动和色调感觉就像是在看基氏,摄影太棒了,时不时响起的惊悚配乐很creep。hooker,街边卖书的老大爷,义无反顾追女孩的少年,气象站的中年女人,冲动离家的女孩,沉默的父亲,好像全片没有一个人笑过呀

51分钟前
  • 虚空巴拉
  • 推荐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56分钟前
  • 寒堂
  • 推荐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60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1小时前
  • Kakoichi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