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越来越坚强了,越来越苦中作乐了。
所以可以在电影里,拿伤痛开玩笑了。
就连拼贴成美好的材料,也都是十足成色的苦难。
于是《人间喜剧》诞生了。
关于港片,我还能记得情节的,最早也就只能到许氏三兄弟时期。
《卖身契》《半斤八两》之类,针砭时弊,笑料百出。
在我标准路人的定义里,王家卫关锦鹏他们,太国际了,算不得地道港片。
港片就得有港片的样子。
取材生活,放大真实。
积极却不老土,说教但还悦耳。
说白了,就是俗得有趣。
按这标准,除了彭浩翔,近些年的港片市场还真冷静。
《天水围》《岁月神偷》《老港正传》什么的,成功于放弃了快乐,严肃了生活;至于那些笑料堆叠的高票房,我拒绝列举。
“做人最要紧还是要开心”让我们听到疲惫,各种腥膻色屎尿屁充当笑料,搞得观众个个都百毒不侵。
病入膏肓之下,一度以为,那些是精彩。
已经很少有人敢拍这样标准的港片了。
搜罗我不完整的港片记忆,距此最近的莫非是《金鸡》?
陈果的《去年烟花特别多》。
香港回归的恐慌。
或许这是让着潮服的香港电影变成着朝服的中国电影的蛛丝马迹。
一个人,或者一个地区,总是要归属于什么的。
这种归属给人安定,也带来捆绑。
所以《人间喜剧》中,杜汶泽和许绍雄,他们来自另外的世界。
如此这般,方能进可攻退可守,想进入谁的生活便进来;被警察追,便可离开。
安然无恙有惊无险。
安全感之二在于,总有善良到不真实的傻瓜,有梦想有追求,其貌不扬,不离不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作为奖励抱得美人归。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怀里的美人往往都弱视般,从未意识到他们头上缭绕的傻气。
安全感之三,杀手是正当职业来的。
除却第一点算创新,后两点算抄袭《买凶拍人》。
只是肥彭口味重,主流不到这个地步。
反三俗嘛,AV女优不行,就换成神经病,这总该行了吧。
至于其他桥段,抄《伊莎贝拉》抄《烈火青春》甚至抄《放逐》,这些权当致敬好了。
我爱这电影。
在我的天平上,它甚至可以和它的始祖《买凶拍人》平起平坐。
显然不是因为抄袭得明显或是借鉴得专业,而是终于有一部电影,可以正视生活的漏洞百出,并给出离经叛道却行之有效的解答。
也许它的答案不能得分,但是说得通。
这是生活磨练出的智慧,其精彩足够遮瑕。
弱智的港片告诉你“其实屎也不是很难吃”时,它已经进步到大喊“屎确实很难吃,可我愿意教你怎么吃才能不觉得那么难吃”的境界。
道理这样讲,就听得进去了。
你可以爱上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女人,只是别管:因为“当你爱上一个人时,精神已经是有问题了”。
扮刘德华是很过时。
但是“刘德华本身是不会过时的”。
电影很假,会夸张会虚构,可是“电影是不会骗人的”。
人间是苦难颇多。
可是“人间,总有喜剧的角度,总有喜剧的国度”。
“女人不断追求幸福,但原来越幸福的时候,她们会越不安。
”“人与人最远而又最近的距离,是你爱她,但又怕她的时候。
”不需要《人民公厕》中在厕所游泳的片段,我们已经知道身处的世界多臭气熏天。
莫不如乐呵呵的给这臭挖个通道,或者干脆戴个口罩。
《人间喜剧》,就是个防毒口罩说明书。
■一句话点评:比《老港正传》里的电影情结更正!
比《戏王之王》里的模仿桥段更有戏,比《飞砂风中转》的恶搞颠覆玩得更转!
最近,如果你在路边看到一张荒川良良抱着周迅的封面碟套(出自shawnj大佬的广播),请记得拿下这张碟,它不是什么山寨盗印,其实是港片《人间喜剧》。
打从有夕阳当背景、杀手耍酷亮相开始,我已经预感《人间喜剧》会跟《买凶拍人》一样恶搞。
杜汶泽用怪腔怪调的大陆式粤语讲解到,曾是朝阳与骄阳之子,但现在处于夕阳时期的高龄杀手是多么可悲。
看他说记性不好,要手机拍照时,我的思维就跳跃到了《记忆碎片》和《复仇》里的拍立得。
光这一段就让人喷饭了,影片说的其实就是香港电影业。
杀手影响了电影还是电影影响了杀手,放到最后,问题其实变成了探讨虚构电影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人间喜剧》是一部面向电影的电影,杜汶泽信手拈来,照着橱柜上的一部部DVD编起了故事。
中间有《黑社会》、《古惑仔》等耳熟能详的港片,《三峡好人》、《迷失东京》等主流艺术片,也有《下一站,天国》这般段位较高的小众片。
由于《最后的武士》这样的对粤语要求比较高,不是每个人都能脑筋一转就想到“最后没事”,为了照顾国外观众,编导甚至出了一套英文字幕版的“电影故事”,涉及的片子跟中文的大有不同。
王祖蓝演一名聒噪多话的宅男编剧,兼职影评人。
他不善交际,遇事扭扭捏捏。
家里墙上贴满了各种海报,像比较大路货的《朱尔和吉姆》。
对生活在香港的影迷来说,《人间喜剧》就是一出处处致敬的生活指南,太空馆是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放映场馆之一,但大家都不喜欢进去,因为它只有第一排位置才舒服,后面的由于设计不当,容易被前排的人挡到。
后来杀手被追杀,他们盲打误撞闯进了一家电影院。
尾声部分的情侣约会,他们也是去看昏昏欲睡艺术片。
银幕上仿拍的电影很可能是卡罗尔·里德的《第三人》,高潮部分维也纳下水道的追逐戏一直是影史上的经典画面。
这是一部放任想象力的电影,卑利街16号天台,我们很容易想到《无间道》的天台戏,一直到《窃听风云》,好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警匪片一定要跑到天台上去。
跟恋爱有关的电车,总是叮叮跑过,在上世纪80年代的《烈火青春》里,电车是一场激情戏。
如果这些元素还有障目的可能,那恶搞“大师级”冯小刚的《集结号》,两个男人不停说“吹”就人人皆知了,况且吹喇叭在俚语里更是下半身词汇。
大腹便便的杀手和大肚子的少女,这分明就是再翻《伊莎贝拉》。
拍起DV,他模仿刘德华摇着肩膀走路,这一幕朋友间喝酒吹水时也有人模仿过。
梁朝伟咬根烟胡乱放电,打咏春叶问,完全就是一些生活体验。
《人间喜剧》没有到此即止,它还尽情颠覆了吴宇森的兄弟情,教堂白鸽,三人六枪对峙,口吐英文对白。
至于从天而降的幕布,影片重现了杜琪峰《放·逐》黑医院里的枪战火花,慢镜夸张,人物表情凝重。
放了一通枪后,结果个个没事。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段是去电影公司谈事,门口一堆的金像金马,坐在太师椅上的峰导是李力持,一脸坏样子,依然贱兮兮。
杜汶泽脑海里蹦跳出一组画面,这位大神像吃了火药一样满嘴放炮,大喊大叫,不禁令人想到了某位以脾气火暴闻名的大导演。
一杀手名阿温,一杀手名叫阿滔,分饰两人的演员是银河映像旗下的罗永昌和郑保瑞。
明白人看到这里,纷纷笑而不语。
除去这些与电影有关的事情,酱油头抽、司徒春运之类的也恶搞到死,开一些GAY男的玩笑也是屡见不怪了。
《人间喜剧》还有一段扭捏腻歪的恋爱,算是照顾适龄观众。
王祖蓝装纯装得有些过了,薛凯琪也闹得太多了些。
这段故事出现在王祖蓝同杜汶泽的讲述中,但可能王祖蓝的嘴巴实在太八婆,导致这个段落奇长无比,稍有些不对头。
毕竟单纯从笑点来看,它还不如让杜汶泽袒露个大肚子,露出肥硕身段。
【北京青年报】 ■片名:《人间喜剧》 ■导演:陈庆嘉、秦小珍 ■演员:杜汶泽、王祖蓝 ■上映日期:2010年7月8日(中国香港)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王朔那孙子以前说过一句话,他说,所有小说都是真事,怕吓着你们才叫小声说。
电影里一开始就说,到底是电影影响了杀手,还是杀手影响了电影,或者是互相影响?
电影围绕着一个半真半假的线索,绕啊绕啊,生活本来就是一个环,没有人找得到出口。
我常常在想,如果用一个星座来表示香港,来表示香港文化,或者香港电影,那么香港的这一切一定是双子座。
在每一部电影中,导演都极尽全力的想要表达的更多,更丰富,有时候你乍一看觉得这到底是什么呢?
什么都有,就像一盆香港人过年的时候必吃的盆菜,但是你细细品来,又像是电影中的那一碗杂锦拉面,味道互补,又不会抢了其他材料的风头。
人间喜剧中有恶搞冯小刚的电影,有恶搞导演编剧这个行当,总体来说走的是搞笑的风格,但是论怀旧电影也做到了。
说到这里,冯小刚导演还真不需要觉得不被尊重了,能被香港人花十分钟在电影中调侃,这大约也是他的荣幸了,你看香港人又是如何自嘲的,最大的自信都来自自我贬低。
因为这是你能够正视自己的表现。
简单,通俗,甚至浅显,但是不浅薄。
细细品,细细品,还是能感受到香港文化中的真诚。
两个女人在一起一般发生不了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因为两个女人在一起只能聊八卦,而语言这种东西作为人类文化和情感的载体确实是最低级的存在。
有一句话说,如果你非要开口说话,那你就要保证你要说的话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
所以现在搞了那么多搅基的电影,倒不是说大众主流已经完全适应了同性恋这个题材,反倒是体现了大众只能对这个领域做到浅尝辄止的试探,再深未必就行得通。
电影利用了观众接受程度不深,但是又极度想要窥探的弱点,把两个没什么看点的男人关在一间屋子里搅基。
通俗的评价就是,非常有爱!
话不多,杜汶泽几乎没什么台词,就是王祖蓝自言自语几句,画面上也就是吃喝拉撒睡那点破事,穿个王祖蓝的小衬衣,只能扣住最上面一颗扣子。
新闻上说又有暴风雨天气来临,王祖蓝使劲的想把衬衣的扣子给他扣起来,杜汶泽使劲憋气,失败,没有一句台词。
两个人起去见导演,一屁股坐在一把椅子上,未表示有任何的不妥,相视一笑,笑的几乎不被察觉,没有一句台词。
杜汶泽出现在大雨弥漫的街头,撑着伞和王祖蓝一起回家,没有一句台词。
我想象中的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无论是亲情,爱情亦或友情,最高的境界无非是互为对方的空气,看不到摸不着,离开了一秒钟都不行。
所以,真挚的情感,从来无需语言。
最后王祖蓝和导演签了一份编剧合同,挣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只摩托罗拉的手机送给杜汶泽。
当黄启发的枪指在王祖蓝头上的时候,杜汶泽的枪也指在了黄启发的头上,王祖蓝立刻拉开风衣,露出监听器给他们看,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有那么一秒钟,我都怀疑,这真实而细微的情节是来自导演编剧的真实经历。
好电影就是每一个镜头都有它的深意,好的喜剧片就是每一个镜头都能让你会心一笑。
撞击人心的从来都不是演员的表演,而是故事能被人接受的最大限度下的巧妙编排。
电影的最后,还是走向了友情的正轨,略微俗套的主体,小小的反转,杜汶泽说“我从来都没朋友,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满是温情,不乏亮点。
香港电影从来不怕转型。
用一句片尾的大字幕坐结束:人间总有喜剧的角度。
总有喜剧的国度。
那么一定是场折磨。
毋管这究竟是因果KARMA,还是童年阴影,还是家族遗传,还是生存压力。
论感情上你离不离得开,如果离开舆论又会怎么将你看待?
真实的曾经有人问我他要怎么做,女友突患此证,购物狂,情绪焦躁,又爱又离不得,失志的人可以暂时置之度外,清醒的人来承受现实后果••••••要知道抑郁症是内向的,枕头里藏把刀子要杀的人都是自己,躁郁症是外向的,将本来自己与自己的强烈冲突都简单粗暴的倾盆而出。
对于身边人来说几乎是个漩涡。
这便是剧中薛凯琪所表现的一部分人格。
《人间喜剧》里讲述的其实都是幸福平均线以下的事情,比如年纪大记性不好开了一枪还要再补一枪以防后患的过气杀手,比如情感折磨中的其中一方事业不得志的宅男剧作家,比如母亲不知下落父亲懒得理你朋友只为玩乐自己又未婚早孕的迷途少女,比如看似光鲜靓丽实际家庭不幸自己躁郁成习长期就医的情感折磨的另一方薛凯琪。
但是,这明明就是“喜剧”。
人很奇怪,孩提时编童谣,不是嘲笑瞎子就是嘲笑跛子,看《猫和老鼠》,猫咪被折磨得越过分观众笑话得越开心。
莫非这就是喜剧的逻辑。
蔡康永在UCLA学电影的时候,导师上课说的第一句话就类似于,编剧就是要把角色往惨里编,理由是,现实生活中大家已经足够受累,地震海啸水灾泥石流政府无力女友抛弃失业拿不到救济,此时若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你更惨烈的人,心里多少会有所慰藉。
而之于导演更为深刻的想法则是,用“喜剧”的角度看人间,人间便总有喜剧的国度。
同样的题材亦可以拍成“纸巾片”,这便是表达技巧的不同了。
一直觉得港片本身就具备这样的诙谐机智的气质,包袱也抖得好玩。
观众一听说“乌龟的脾气是很倔的”,大抵会先笑开。
直到片尾母亲出场,大家才会回想,也许乌龟的脾气确实是很倔的。
类似的台词还有杜生问乌龟——有没有吃过龟苓膏,我问你,有没有吃过龟苓膏,没见识。
除此以外,很大篇幅的戏仿也很出彩,比如集结号的号子来暗示杜生一开始对“被同性恋”的担心,比如那段看似无用纯粹是装饰性诗行的电影片名故事接力。
另外就是对香港电影伟大人物的致敬,包括拍裸照后不要去修电脑,至少要去修也不要拍重要地位,而“扮刘德华是过时,但刘德华本身是不会过时的。
”“站这么久都不念对白?
梁朝伟都是站很久然后不念对白的啊。
”还包括“……单恋,请按1,;相恋,请按2;三角恋,请按3;超过三角恋,请按4;同性恋,请按5;自恋,请按7;人鬼恋,那要对过八字。
”运用矛盾反差来增强戏剧效果也是常用的事,比如杜生身为杀手但是大肚腩衬衫都包裹不住,比如薛凯琪已经很少女了但是男主角清新孱弱得实在未成年。
看过一些过分工整的结构剪辑,影片随性的节奏反而让人轻松,也暗合喜剧的主题。
电影到最后的升华该是杜生的那番“男人成人礼”式的教训,即便“世界上对远的距离,是你爱TA却又怕TA”,但是身为男人要懂担当,即使对方精神病也要接受,因为,爱上一个人,本来精神就已经不正常。
于是我们看到正太模样身高都不如女方的男主角担当起了一切,结局圆满,看来心理暗疾什么的都不过如此。
最终只有爱才能够治愈得了爱。
毕竟,很多时候,人都有意志被消磨拿自己没有办法的时候。
而尽管生活的内里那么的丑陋,一方风顺得来的快乐,绝对逊于和厄运激烈讨夺,与现实勇猛厮杀之后得来的幸福。
这片太TM美了!!!!!!!!
居然是基片啊!!!!!!!!!!
货真价实啊!!!!!!!!!
冷血杀手攻遇到平凡天然呆受神马的最萌了!!!!!!!!!!!!!
台词神马的也很给力啊!!!!!!!!
基情无处不在的赶脚真好啊!!!!!!!!!!
最后基情爆发,正牌与炮灰,或者说是身份暴露,立场相对立的狗血撒的好欢乐啊!!!!!!!!!
那个跑龙套的警察,你的福利不薄啊!!!!!!!
“干”or“谁先干”其实你也是圈中人吧!!!!!!!
以为是BE的最后大逆转居然给个HE,HE党真是内牛满面啊!!!!!!!
花絮番外好多肉啊!!!!!!!!!!
这真是部完美的基片啊!!!!!!!!!!!
打五星绝对的啊!!!!!!!!!!!!
皮埃斯:附送小攻筒子找到真爱后滴一句台词:我从来都没有基友,有基友的感觉真好。
真好啊!!!!!!!!!!!!
1.给了五颗星,算是个香港电影一个鼓励吧。
港片持续了那么多年警匪,无论如何都有些疲劳了。
人间喜剧也感觉是一个港片题材方面的一个突破吧,而且整部戏内容主题方面都感觉挺成熟。
希望港片的思路能打得更开拥有更丰富的题材。
同时很敬佩香港同胞的敬业精神2.香港也就700万人,估计就是北京人口的三分之一,算在13亿里面可以说什么也不是。
作为金融中心,电影人能有多少?
坚持下来优秀的电影人又能有多少。
希望大家对港片多些理解和支持
其实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在于一部貌似恶搞的,不切实际的影片,让人能耐心的看完,还会让人有一点启发,与醒悟.比什么中港合拍的,还是内地的类似影片,强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了,但这也是一部港产血统,很强的电影,因为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苦中作乐,和港人一贯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杜汶泽的演技就不用说了,王祖蓝,是从《月光宝盒》先看到他的,然后是《72家租客》。
他的表演都能让人记住,尤其月光里的那段台词,真的把星爷的感觉演出来了,希望他加油。
现在电影里越来越多的搞基,完全不用意淫,这两口子一个腹黑闷骚大叔攻,一个忠犬电车单纯受,搭不搭的两口子生活快乐就好你生病我喂粥,你淋雨我撑伞,你有危险我为你抛出烟雾弹,你要构思我为你出谋划策。。。
嘛,基情的部分已经数不胜数了说点正经的喜剧不是像相声,几句话就让人狂笑不停,喜剧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让观众可以一直到走出戏院还舒服的笑着我看的电影不多,记住的就更少了,但是开头部分的电影大串烧,基本都是耳熟能详的,总觉得“啊,又是一部恶搞片”的时候,它却开始奏起自己的路线诸葛小朋友和他的女朋友之间就是赤果果的家庭暴力,只不过和普通的家庭暴力男女角色互换了那句许诺就像是一句咒语,一切噩梦的开始是一句“我永远。。。
”,噩梦的结束是“我永远不。。。
”永远两个字,是多么可怕的许诺(对不起,我已经跑题了)我最喜欢的诸葛小朋友对他女朋友大喊我永远不会爱你上一个对杜汶泽印象深刻的是头文字D,他依然是那么正直的搞笑,说着有哲理的话却让人忍不住笑出来各位路人都很眼熟,可惜我面孔识别障碍,看着眼熟就是想不起来是谁,比如那两个在沙滩上涂防晒霜晒恩爱的死GAY啦,还有那几只最后出现了几分钟的警察拉,还有BB妈妈的新男友啊,都很眼熟啊还想问下最后他们三个互相开枪的那段还像是恶搞的吧,那出处是哪个电影啊,球出处= =以上,我很认真的写的影评。。。。
谢谢能读完的朋友(真的有能读完的么,这么烂)
不恶俗的香港庸俗喜剧,恶搞经典而不乏创意,无厘头又暗含温情,可算后周星驰时代的代表作,也是杜汶泽的个人代表作。
最大亮点在于阿杜那“国语咬字、粤语发音”的口音,其中的乐趣是看国语版所无法体会到的。
王祖蓝那条线稍弱了些,尤其在加入了甜甜的薛凯琪后,其实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作为喜剧而言,笑点还不够多。
其实最搞笑的素材应该来源于日常生活,而不是夸张的造作。
这才是主创应该深入挖掘的。
影评人是被动的评论一部木已成舟的电影的,就算你再有深邃思想和如花妙笔,终究改变不了电影本身。
所以,影评人诸葛在杀手面前也表现不出丝毫男子气概,娘娘腔到前三十分钟观众比杀手更想掐死他,影评人诸葛好不容易当一回编剧,却连名字都没法让导演记得,他只能远远坐着,看三个并不比他有才的合约编剧侃侃而谈,影评人诸葛也只能战战兢兢的对着野蛮女友叹一口气,忙不迭的把她关出门外,然后默默流泪。
而作为编剧,就对电影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生杀大权,“都说导演是电影的神”,可是你看,导演也不过能想出一个片名罢了,编剧才是电影最终模样的主宰。
所以,编剧诸葛敢于挺身保护朋友,虽然挨打,眼里没有畏惧;编剧诸葛对杀手朋友有情有义,关键时刻智勇双全,大布一掀,配合了一场巧妙的逃跑;编剧诸葛不但敢于直陈创意,还对导演卖起了之前给他十个胆也不敢卖的关子,赢得尊重的同时,更附赠一份宝贵的编剧合约;编剧诸葛也最终克服心魔,收获一段失而复得的爱情,并十足明白这爱情的珍贵。
我很能理解诸葛一开始同女友做自我介绍时的吞吞吐吐:“我是个影评人,不过有时……我也编剧哦。
”他的前半句似乎难以启齿,而后半句又有些谨慎的自豪在里面,他显然是知道两者的本质差异,并不在于分工不同这么简单的。
对他这样一个藏碟无数的影迷,人生大约也就是一场电影了,片中一句出现两遍的台词“电影是不会骗人的”,反复体味下,更像是诸葛的心声。
他也知道,自己一直都是一个人生电影的影评人,在命运的大潮中随波逐流,自己无法把控自己的未来。
但是编剧就不同,编剧可以自己设计人生,让这部电影精彩纷呈。
可是在遇到杀手春运之前,诸葛完全没有自信可以做到这一点,甚至我们都看不出他有这个能力,虽然我们后面可以发现,信心的提升可以使一个人有多大的改变。
从影评人到编剧的道路是艰难的,也许会有一个动不动袒胸露乳的冷面笑匠杀手跟你来段基情,让你潜移默化顿悟到变身之法,但万一没有天降春运哥,也别哀叹命不如人,你脑中所想,心中所念,无不都是剧本中将要写下的内容,即使追求的是个“黐線”又有何妨,敢于面对自我的人,也必定敢于承认自己早已是个不折不扣的黐線了,因为不疯癫,哪能执着追求?
只有编剧,才知道自己的电影里,人间处处是喜剧。
文/方聿南
颜值服化道都还好 没想到短剧有正剧的品质 看到第7集 还不错 就是角色太少了
朱丽岚永远是合作这么丑的男的吗??
男帅女美剧情也还可以比隔离锦月如歌好看
真的好好看啊 男主越看越帅 简直是梦中情郎 哈哈哈哈 女主也好美啊 演绎更是没话说
感觉这种赛道的剧都是在纯在给服化道练手和攒作品
男女主颜值还可以,服化道看起来不穷,短剧里算还可以的
这种红果满天飞的双重生换亲剧情,有必要拍成集均15分钟的横屏剧吗?
实在是看不下去竖屏短剧粗制滥造的镜头还有奇形怪状的丑主演,男女主颜值和演技对我的眼睛友好
特别想看